發布者:轉自上海證券報 時間:2017-09-23 瀏覽量:2562
請系好安全帶,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似乎有點跟不上節奏了!哪怕路況、天氣數據有一點點更新延遲,都有可能導致司機走錯路、增加駕駛時間,甚至出現風險。此時,移動邊緣計算(MEC)技術應運而生。
當高速計算發生在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,海量的新世界正在等待被挖掘。本周的德國柏林,科技業巨頭的目光便鎖定邊緣計算。于25日至27日舉行的全球移動邊緣計算大會被視作該領域的風向標,從現身會議的企業名單便可看出邊緣計算的熱度。參會者不僅包括亞馬遜和谷歌等互聯網龍頭、英特爾及華為等設備商,還包括AT&T及Vodafone等跨國運營商。這一技術如何更好地推動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能社會成為熱議焦點。巨大的市場空間也被巨頭們看在眼里,產業競合多點開花。
邊緣計算市場廣闊 行業巨頭爭相涌入
邊緣計算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,融合網絡、計算、存儲、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,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。通俗而言,如果把云計算比作看不見、摸不著,遠在天邊的一片云,那么邊緣計算則是飛入百姓尋常家的一片云,無處不在。這片云通過數據分析處理,實現物與物之間傳感、交互和控制,它才是讓物聯網落地的根本。
隨著手機、可穿戴設備及附帶傳感器的智能設備數量呈爆發式增長,未來更多設備將被接入物聯網。根據IDC統計數據顯示,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和設備聯網,其中超過50%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、處理與存儲,邊緣計算市場之大顯而易見。
在此次邊緣計算大會上,各方熱議如何利用該技術來加強網絡質量、為物聯網、機器人等新技術提供服務,從而驅動自動化并降低運營成本。
無線及移動行業研究機構iGR的創始人Iain Gillott在會議上表示,邊緣計算是移動網絡的重新構架,它改變了移動網絡的經濟形態。5G技術需要邊緣計算,但是人們可以用4G來進行部署。據估算,美國2017年至2026年間邊緣計算方面的支出將達到870億美元,歐洲則為1850億美元。
因此,各大巨頭紛紛發力邊緣計算。在此次會議舉行期間,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宣布與OpenFog聯盟合作開發“霧啟用”移動邊緣應用程序及技術,后者的成員包括思科、戴爾、英特爾和微軟等。
今年8月,英特爾與愛立信、豐田汽車等正式成立汽車邊緣計算聯盟,幫助實現了從網到車到端的整體平臺能力提升。而微軟高層在其開發者大會上也發表聲明稱,公司的云戰略正在朝著邊緣計算方向發展。亞馬遜則推出了應用于邊緣計算的“ AWS Greengrass”平臺,將“移動邊緣計算”重新定義為“多接入邊緣計算”。其技術合作伙伴包括英特爾、聯想、高通及三星等。
多因素驅動產業爆發 中國軍團多點布局
根據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近日發布的報告,邊緣計算的市場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5.2%。
報告指出,市場受到諸多因素驅動,如終端用戶提高體驗質量的需求增加,以及對超低延遲網絡和高帶寬需求的不斷增長。邊緣計算的應用之一是數據分析,在上述預測期間內,該領域的應用將以最快速度增長。原因是邊緣計算靠近信息源頭,專門用于捕獲分析用的關鍵信息和大數據。
這也是為何邊緣計算會吸引到國際巨頭爭相布局的原因。作為互聯網大國的代表,中國公司在邊緣計算上的成就也沒有落后。
網宿科技助理總裁李東對上證報記者表示:“網宿正在構建一張龐大的智能計算網絡,重構及優化現有的網絡架構。在骨干網建設的云計算中心,在城域網建設邊緣計算網絡,彼此之間實現互聯,提升可擴展性,更加靈活和智能?!?span lang="EN-US">
他用車聯網舉例說:“在網宿邊緣計算網絡的保障下,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更加安全?!?span lang="EN-US">
中興通訊則在邊緣計算的設備層領域進行了布局。據介紹,中興通訊已擁有完整的邊緣計算解決方案,以及包括虛擬化技術、容器技術、高精度定位技術、分流技術、CDN下沉等核心技術和專利。相關解決方案覆蓋業務本地化、本地緩存、車聯網、物聯網等六大場景,滿足ETSI標準定義的MEC Host架構,并根據實際應用落地需求,綜合考慮邊緣計算管理系統、邊緣計算集中控制系統等方案定制。
中興通訊產品規劃總工儲林波介紹說,邊緣計算可以創造新的價值鏈和生態系統,使得整個產業鏈的各個角色能夠在加強的合作中受益。
中科創達也在6月發布了基于高通APQ8016E平臺,并集成亞馬遜AWS Greengrass以及AWS Lambda技術研發而成的邊緣計算解決方案。中科創達人士表示,未來將和物聯網產業鏈上更多的合作伙伴協作,共同助力中國乃至全球物聯網加速普及與落地。